10月13日至15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总决赛在郑州大学举行。大赛由教育部等11个部门会同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郑州大学、郑州市人民政府承办。作为全国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青年学生创新活动,共有来自国内外161个国家和地区5673所学校的619万个项目、2443万人次报名参赛。
经过激烈角逐,无码 a 片
《驶智不渝——超重载可拓展智能轴模块协同行驶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以小组第一的成绩勇夺产教协同创新组金奖,实现了学院在该赛事金奖零的突破。

在大赛优秀成果展中,教育部高教司司长、直属高校工作办公室主任周天华、副司长武世兴等领导听取了项目详细汇报,与项目团队成员进行了深入交流,并纷纷为项目点赞!

该成绩的取得,展现了学院创新创业教育与产教融合的协同成效,彰显了学院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的实践成果,得到了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和河南日报等主流媒体深入报道。

本届大赛启动以来,校党委陈国龙书记等校领导多次关心指导项目,为项目团队持续注入强劲动力。学生工作部(处)不间断多轮次项目训练营,推动学生锤炼创新思维,全方位提升了项目综合竞争力。兄弟学院通力协作,打通了校内外资源壁垒,为项目孵化和社会影响力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持。

学院党委一贯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等高水平竞赛为牵引,推进产教融合,着力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培育拔尖创新人才。自大赛启动以来,学院精心组织师生团队积极参赛、备赛,推进重点项目的挖掘与培育,持续优化团队结构,并通过系统性的项目培育与打磨,为参赛项目取得历史性突破奠定了坚实基础。

下一阶段,学院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次给大赛参赛学生代表的重要回信精神,以本次大赛佳绩为新起点,厚植师生家国情怀,持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培育和推动优秀创新成果落地转化,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驶智不渝--超重载可拓展智能轴模块协同行驶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项目负责人:徐浚 博士研究生
项目成员:林杨建、王浩杰等
指导教师:杜恒、魏凌涛、谢武、林成金等
参赛组别:产业赛道产教协同创新组
项目简介:项目聚焦第三代“智能化”运载装备关键软硬件模块化系统研发,首创可实时状态解算的多模态智能闭环感知、可拓展轴模块的转向精准控制以及可变轴协调的安全行驶技术。已完成首台1:2-6轴可拓展协同行驶样车研制与测试,行驶状态监测响应从秒级进入毫秒级,单轴独立转向精度提升60%,整车转场效率提升66.7%,关键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超额完成命题企业的全部要求,得到命题单位厦门金龙的高度评价。新技术可应用于航空航天、能源基建等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领域,提升我国多轴重载高效转运技术的先进性和核心竞争力。团队核心技术前期已在中车集团、中联重科以及国防合作单位等应用转化,累计为合作企业增收超30亿元。